资讯

铝离子浓度对铝合金表面碱蚀的影响

|
2017-04-08 10:44:13
|
浏览
|
西安交通大学韩卫忠团队的最新研究中,制造了具有交替FeAl/FeAl2层且每层厚度范围从2.5μm至259nm的轻质共析Fe-Al合金。

  碱蚀溶液中铝离子对蚀刻速率的控制及光度都有一定的影响。新配的溶液由于溶液中没有铝离子,在这时可以认为对铝蚀刻控制较难,这个较难一则表现在蚀刻速率上;二则表现在经蚀刻后的表面状态上。但这是在立足于在蚀刻过程中铝离子不会累积增加这一假说才是成立的,并且这一假说的成立是对铝合金进行无控蚀刻时才会发生,或对个别铝材成型过程中有明显工艺缺陷的工件才会发生,而加工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材料在新配的碱蚀溶液中很少会有不可控的情况发生。而实际的情况是随着生产的进行,铝离子会迅速在溶液中累积,当然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溶液中一定浓度的铝离子对改善铝合金碱蚀后的表面状态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仅从改善而言,5g/L左右即有效果。但铝离子浓度过高也会影响到碱蚀的正常进行,这主要表现在经碱蚀后的表面平滑度及光度。对于需要保持铝本身纹理与光度的生产而言,铝离子浓度以不超过60g/L为宜,只有那些需要处理成亚光效果的表面才需要较高浓度的铝离子,但过高的铝离子浓度会增加碱蚀后的清洗性。在铝合金的表面处理中其亚光效果也不应依赖于碱蚀溶液中高浓度的铝离子来达到,而应采用更易控制的专用亚光处理方法来进行。

  碱蚀的主要任务是使铝合金表面获得更加清洁的表面,其蚀刻量是很少的,不管是碱的浓度及蚀刻温度都与需要有一定深度的铝合金碱性蚀刻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对于新配溶液也不必过分在乎铝离子浓度低会对铝合金产生过腐蚀现象的发生(建筑型材例外),但这时应注意温度和时间的配合,新配的溶液应当采用比旧液低的温度,同时碱蚀时间也应适当缩短。当然对于一些本身有质量缺陷的铝材,新配的溶液则必须用铝屑经过事先老化。

14834130403794.pn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江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江铝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江铝网(电话:1737089733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江铝网。江铝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