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铝型材表面处理工序

|
2015-04-02 08:53:04
|
浏览
|
西安交通大学韩卫忠团队的最新研究中,制造了具有交替FeAl/FeAl2层且每层厚度范围从2.5μm至259nm的轻质共析Fe-Al合金。

    在铝合型材阳极氧化表面处理的工序中,碱蚀为一重要化学腐蚀处理工艺,以去除天然氧化膜及型材表面轻微划痕,使型材裸露出均匀的、新鲜的、理想的表面,以利于进行铝合金阳极氧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碱蚀槽中所沉淀的氢氧化铝就越来越多。偏铝酸钠处于过饱和浓度还没有Al(OH)3析出,但受NaOH浓度、温度、CO2等因素影响会出现自发分解现象,从而生成Al(OH)3晶核,刚开始晶核非常细小,粒度在0.1微米左右。溶液中一旦出现Al(OH)3晶核,则会大大加速偏铝酸钠(NaAlO2)的水解。

  最初析出的氢氧化铝为胶体状,在温度作用下逐渐脱水而结块变硬,且这些硬块也加速槽液温度的上升。且这种结块与槽壁结合十分牢固,往往1~2个月就得停产清理一次,既影响生产又浪费氢氧化钠且不安全。

  若采用从碱液中除去溶解的铝离子,再回收碱液的方法,则可以避免碱液中氢氧化铝的结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回收的铝离子还可重复利用,环保又节能。

  回收的方法有离子交换法、渗析法、加水分解法、晶析法、不溶性金属络合体或盐的分离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因处理量多,在经济上不合算;渗析法在回收过程中,由于膜面存在水垢干扰,因此存在一定的困难。生产中主要采用晶析法回收。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江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江铝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江铝网(电话:1737089733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江铝网。江铝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